动态 版块 发帖 消息 我的
Loading...
HuPei.net
商•龙虎纹青铜尊及其虎食人纹局部,战国•玉螭虎食人佩!
子版块
hupei
1315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linux系统到底好不好 我相信“用过的人都知道”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不管你现在是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如果不能帮助到你,那这个操作再好对你也是无用的,即使是人人都说“windows”不适合用过服务器,但是现在工作当中有很多的服务确实用windows比较方便的话,我相信这个操作系统也是好的。    对任何东西的看法不要“以偏概全”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个例子,比如一枚硬币,正常的认知和认识都是:不是“正面”就是“反面”,对吧,但是难道说没有第三种情况:立起来的硬币。系统也是一样的,大多数人日常所使用的系统无非就是windows和Mac系统的操作系统,好像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一样,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或者说是一种偏激的看法,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操作系统的发展史,你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哟!!!(而且其中还有很多的乐趣和隐藏的彩蛋)操作系统的实际用途和其本身功能的强大并不是说说而已的Windows实际用途主要两大方面:☆☆☆以下是个人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喜勿喷!!!(1) 生活娱乐和日常办公——习惯是一个既好又坏的行为,人一旦习惯了某东西,习惯了做某事,就很难做出改变了,大家都习惯使用windows,这是其中之一的原因(2) 服务器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个人觉得有时候使用windows挺好的,但是出错的都是这玩意儿,因此不对其做过多描述,本人既爱又恨。   Linux实际用途主要也是两大方面:(1) 个人喜爱或者linux爱好者研究——想学习的自己会主动学习的,不懂的就不懂吧(2) 服务器领域——我说linux或者类linux的是“性能之王”没有意见吧(本身的 系统决定它觉得是大哥!!!)
 0    0  596天前
hupeinet
2293
问题是这样的。前段时间,发现自己的老固态太小了,装的 win10 都快不够了。所以就买了一块 Asguard 的 240/256G 的固态,来替换之前的小的 128G 的固态。一直使用 Linux 当生产力的,Win 辅助。以前的 Deepin 配置好了,开发使用了好久,但是在机械里,有时候还是有写卡顿,所以就准备在新固态里,腾 50G 出来安装下 Deepin 或者 Ubuntu。但是问题出来了,用 Deepin 官方的 U 盘制作工具将 Deepin 写入 U 盘,或者用 rufus 将 Ubuntu 写入 U 盘,都是可以进入临时的系统的,但是找不到固态盘,只有机械盘。原来电脑的固态是厂家送的奇葩的 m.2+SATA 通道的,安装系统和普通 SATA 机械没区别。这个是 m.2 PCIe NVMe 的,需要 NVMe 协议支持,我是明白的。win10 就是用原版镜像+Intel Rapid 驱动才能识别硬盘的( PE 注入 NVMe 协议搞很久没成功)。我在网上找了找,都说现在 Lniux 内核支持 NVMe 固态的,但是却没有找到,如何安装系统的。(或者是我不懂,没明白大神的意思)我尝试过,改 BIOS 设置,将硬盘模式改成 ACHI,安装器可以找到固态硬盘,但是,开机后无法进入系统,我的电脑直接进入 BIOS 的内存测试去了。对了,我的电脑是 Dell 游匣 G3 3579 GTX 1050。请教 V 站的朋友们,能指导我一下,如何在 NVMe 固态中安装 Deepin 或者 Unbuntu,万分感谢!第 1 条附言  ·  248 天前非常感谢大家的回复。我已经找出了问题所在了是 Dell 的 BIOS 设置,硬盘开启了 Rapid ON 模式后,在任何 Linux 中,就是无法识别 NVMe 固态硬盘的。我百度了 XPS 系列如何安装 Linux 后,发现了这个问题。http://www.hupei.net/read-70-1.html第 2 条附言  ·  248 天前必须将硬盘模式切换到 AHCI 模式,也是是使用 SATA 协议,才能识别 nvme 硬盘。但是在 RpaidON 模式下安装的 Win10 是无法使用的,必须切换回去才可以使用。至于,为什么我一开始在 ACHI 模式下安装后,启动系统,出现 “ BIOS 内存检测”,我觉得这是个 BUG。第 3 条附言  ·  248 天前我知道在 Leagacy+ACHI 模式中肯定可以使用 Linux 和 Windows 的,我以前也曾用过。但是,用着 NVMe 的固态,却用低效的模式,我觉得发挥不出这硬盘和电脑该有的优势。或许是我的强迫症吧。26 回复  |  直到 2019-04-24 20:15:43 +08:00    1HYisen   249 天前我的 Win10 是怎么装在 SM961 上的?只要使用较新的镜像,Windows 能自己解决几乎所有的驱动问题。Linux 支持 NVMe 接口,与 SATA 的区别在于文件名不一样了(还记得吗?万物皆文件的哲学)。像是我的就有一个是 /dev/nvme0n1p1 ,一个是 /dev/sda1。如果系统的安装精灵不适配的话,前者就很有可能不被识别为硬盘而不能被使用。最好的解决方案是自己改安装精灵的代码,并提交 PR 给其开发者帮助它改进产品。其次就是不用这个安装精灵了,你可以试试其他 destro 的,或是干脆像 Arch, Gentoo 或是 LFS 一样自己完成安装精灵的工作。实际上就我自己的手动安装经历来看,无非是正确编写 fstab 处理自动 mount 的问题。如果你愿意学习的话,去研究完一个手动安装教程( e.g., [Arch 的]( 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Installation_guide))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了。如果是小白的话,大概在乎的只是 DE,那么可以试一下 manjaro 的 deepin edition,它会比较像 Deepin,或者是 Gnome edition,会有一点像 Unbuntu。现在我去试一下前者的 live CD 能否识别我的 SM961,过会儿(也许 1hr )给结果。或者你也可以考虑使用 LVM 绕过这个问题,假如安装精灵的 LVM 配置和 fstab 配置不是一个过程的话,也许也行。    2podel   249 天前nvme 设备文件不再是 /dev/sda,b,c 了 而是 /dev/nvme0,1,2 然后还要对 nvme 设备创建命名空间啥的。然后才可以分区当做硬盘设备使用。 相应的教程网上都有。可以自己搜一下。    3kokutou   249 天前 via Android/dev 下面的名字不一样。你 win10 也要额外驱动是因为 Dell 默认磁盘控制器模式是 raid,这个比较新的电脑确实不自带。。。改了后进不去系统,这个要分情况讨论,有 2 种情况,处理方法不一样。反正新电脑,改了 AHCI 后重装一下就行了。    4kokutou   249 天前 via Android没仔细看。。如果是 m2 sata 盘,那名字还是 sdx保险点把磁盘控制器模式改成 AHCI,然后用内核比较新的装就没问题。    5HYisen   249 天前我试了一下,manjaro deepin edition 可以识别出我的 SM961,不折腾的话,换用这个版本就可以获得和 Deepin 一致的体验并解决问题。https://manjaro.org/download/deepin/    6Osk   249 天前如楼上所说, NVMe 的盘设备路径是: /dev/nvme${X}p${Y}.我是 ArchLinux + Intel 的傲腾盘(就是一个 PCIe x2 的 NVMe 设备), 直接安装.但我的主板不支持从 nvme 启动, 所以我把内核和 initrd 放 SATA 盘里启动的.    7hymzhek   248 天前boss 把 intel rst 关了 Windows 要处理一下才行 或者 重装    8hymzhek   248 天前boss >bios    9niceshell   248 天前sm961 opensuse 和 fedora 貌似都能识别    10styx   248 天前主流发行版的内核应该都有 NVMe 驱动的,听起来好像是你从 U 盘进入安装步骤后识别不到 NVMe 的硬盘?如楼上所说,你可以在安装系统的时候手动进入 Rescue Shell,看看 /dev/ 下 有没有 nvmeX 的设备。如果确实没有这个设备,应该有几点可能1. AHCI 模式对应的就是 SATA 模式,你应该去找 /dev/sdX ; NVMe 模式对应的是 /dev/nvmeX2. 不确定你的笔记本的启动模式是 EFI 还是 Legacy,有可能你是用 Legacy 模式启动了 U 盘——但是你的 BIOS 没有支持 Legacy 模式下的 NVMe。因此可以把启动模式改成 EFI 试试(拷安装盘的时候也注意一下 rufus 的启动模式)    11bmos   248 天前ubuntu 18.04 金士顿 nvme,直接装。    12styx   248 天前还有就是看起来你先装了 windows 再装 Linux。emmm,这样经常会出现 windows 的 bootloader 和 grub 冲突的情况。Windows 用的是 Legacy 模式下的 CSM 来支持 EFI 启动,通常不会分一个 EFI 分区;而 grub 往往需要一个 EFI 分区来启动 EFI。当然你全都改回 Legacy BIOS + AHCI/SATA 的模式按理说应该是可以的。。。
 0    0  597天前
hupeinet
1580
作为国产自研的处理器,龙芯在技术、投资落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不容易,外界对龙芯最大的质疑就是龙芯处理器到底用在哪了?对于这个问题,龙芯日前参加了2019中国国际金融展和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介绍了龙芯处理器在金融系统办公、自助终端、业务系统及核心安全方面的具体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龙芯还介绍了最新的龙芯3A4000处理器,这是龙芯3系列处理器的最新版,虽然这次龙芯没有单独介绍这款处理器的具体规格,但之前资料显示它依然是28nm工艺,频率从龙芯3A3000的1.5GHz提升到了2.0GHz,架构升级为GS464V,搭配的芯片组也升级到了龙芯7A2000,28nm工艺。从龙芯的介绍来看,龙芯3A4000在安全及加密上做了加强,增加了安全模块,支持多种解密加密算法。以下是龙芯官方的具体介绍:11月4-6日,2019中国国际金融展和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盛大开幕。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艾学峰,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张野,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优出席开幕式。来自国内外金融系统、金融科技企业及各大媒体的领导和代表齐聚现场。开幕式由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董事会党组书记、董事长蔡洪波主持。构建开放新生态,共赢金融新未来在展会同期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分享了“自主CPU发展道路”的主题报告。胡伟武指出龙芯将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带技术”和“市场带产业” 的道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发展,通过自主研发掌握CPU的核心技术,着力构建以龙芯CPU为核心的自主创新的IT产业生态,为金融行业信息化改革提供强大助力。胡伟武分享“自主CPU发展道路”的主题报告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未来本届展会以“科技助创新 开放促改革 发展惠民生”为主题,全面展示了金融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取得的发展成果。展会现场设立金融科技展区和金融服务展区,几百家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同台亮相。龙芯中科与深度科技联合数十家国产金融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带来多项自主创新科技成果,亮相本届国际金融展。龙芯中科现场展示了多款基于龙芯CPU平台的面向金融行业的办公系统、自助终端、业务系统及金融核心安全的全方位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为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吸引了众多领导及观众前来交流参观。其中人民银行领导参观了龙芯中科展区,与龙芯中科副总裁张戈进行沟通,并对基于龙芯技术路线的四类金融场景解决方案表示肯定。1、金融办公系统展示一体化办公系统环境,采用完整的龙芯CPU技术路线,基于多种桌面终端、服务器、金融外设、网络设备等硬件环境,全面呈现公文、OA、会议、事务等核心办公应用,此外还将进一步展示即时通讯、移动审批等联网应用。2、金融自助终端展示多个品牌的基于龙芯CPU的金融自助一体机设备(含现金类与非现金类)。目前龙芯已攻克最后两道关卡:完成了双目识别与点钞模块的适配,实现了金融自助一体机中整套设备模块的迁移,达到了真正完整的全面可用。3、金融业务系统展示基于龙芯CPU的银行柜面系统及其他多种银行业务系统。龙芯CPU可全面支撑从业务终端、外设、服务器等多种硬件环境,到分布式云平台架构,再到核心交易系统的多种环境,并且在虚拟化核心技术如Docker、KVM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4、金融安全区展示基于龙芯路线,从芯片内生到网络安全的多种解决方案。内生安全:龙芯3A4000较3A3000相比,除大幅优化提升计算模块外,更在芯片内部增加安全模块,支持多种加解密算法。从CPU层面确保真正的“底层安全”。在芯片之上的安全硬件及网络安全中,亦有金融数据密码机、加密卡、业务连续性应急管理方案、DNS域名解析方案及安全存储、硬盘等等。作为国产自主CPU的代表厂商,龙芯中科坚持自主研发和生态建设。近几年,通过打通技术链,基于龙芯平台的设备性能在应用层取得了大幅提升,并实现了基础软硬件的平台化。同时,通过积极与金融机具厂商适配、完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虚拟化的功能支持等措施,龙芯中科以自主创新的力量鼎力支持金融行业发展。未来,龙芯将会努力为中国金融科技工作保驾护航!转自 https://news.mydrivers.com/1/655/655891.htm
 0    0  597天前
hupeinet
1494
在无数次劝说自己后,你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试试 Linux。不过,在完全熟悉 Linux 之前,你依旧需要使用 Windows 10 系统。幸运的是,通过一个双系统引导设置,能让你在启动时,选择自己想要进入的系统。在这个指南中,你会看到如何 如何双重引导 Windows 10 和 Debian 10。前提条件在开始之前,确保你满足下列条件:一个 Debian 10 的可引导 USB 或 DVD一个快速且稳定的网络(为了安装更新以及第三方软件)另外,记得注意你系统的引导策略(UEFI 或 Legacy),需要确保两个系统使用同一种引导模式。第一步:在硬盘上创建一个空余分区第一步,你需要在你的硬盘上创建一个空余分区。之后,这将是我们安装 Debian 系统的地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使用下图所示的磁盘管理器:同时按下 Windows + R 键,启动“运行程序”。接下来,输入 diskmgmt.msc,按回车键。启动“运行程序”这会启动“磁盘管理”窗口,它会显示你 Windows 上所有已有磁盘。磁盘管理接下来,你需要为安装的 Debian 系统创建空余空间。为此,你需要缩小其中一个磁盘(卷)上的分区,从而创建一个未分配的新分区。在这个例子里,我会从 D 盘中创建一个 30 GB 的新分区。为了缩小一个卷,右键点击它,然后选中选项 “缩小Shrink volume…”。缩小卷在弹出窗口中,定义你想缩小的空间大小。记住,这是将来要安装 Debian 10 的磁盘空间。我选择了 30000MB(大约 30 GB)。压缩完成后,点击“缩小Shrink”。缩小空间在缩小操作结束后,你会看到一个如下图所示的未分配分区:未分配分区完美!现在可以准备开始安装了。第二步:开始安装 Debian 10空余分区已经创建好了,将你的可引导 USB 或安装 DVD 插入电脑,重新启动系统。记得更改 BIOS 中的引导顺序,需要在启动时按住功能键(通常,根据品牌不同,是 F9、F10 或 F12 中的某一个)。 这一步骤,对系统是否能进入安装媒体来说,至关重要。保存 BIOS 设置,并重启电脑。如下图所示,界面会显示一个新的引导菜单:点击 “Graphical install”。图形化界面安装下一步,选择你的偏好语言,然后点击 “继续Continue”。设置语言-Debian10接着,选择你的地区,点击“继续Continue”。 根据地区,系统会自动选择当地对应的时区。如果你无法找到你所对应的地区,将界面往下拉, 点击“其他Other”后,选择相对应位置。选择地区-Debain10而后,选择你的键盘布局。设置键盘-Debain10接下来,设置系统的主机名,点击 “继续Continue”。设置主机名-Debian10下一步,确定域名。如果你的电脑不在域中,直接点击 “继续Continue”按钮。设置域名-Debian10然后,如图所示,设置 root 密码,点击 “继续Continue”。设置 root 密码-Debian10下一步骤,设置账户的用户全名,点击 “继续Continue”。设置用户全名-debain10接着,设置与此账户相关联的用户名。指定用户名-Debian10下一步,设置用户密码,点击“继续Continue”。设置用户密码-Debian10然后,设置时区。设置时区-Debian10这时,你要为 Debian10 安装创建分区。如果你是新手用户,点击菜单中的第一个选项,“使用最大的连续空余空间Use the largest continuous free space”,点击“继续Continue”。使用最大的连续空余空间-debian10不过,如果你对创建分区有所了解的话,选择“手动Manual” 选项,点击 “继续Continue”。选择手动-Debain10接着,选择被标记为 “空余空间FREE SPACE” 的磁盘,点击 “继续Continue” 。接下来,点击“创建新分区Create a new partition”。创建新分区-Debain10下一界面,首先确定交换空间大小。我的交换空间大小为 2GB,点击 “继续Continue”。确定交换空间大小-debian10点击下一界面的 “主分区Primary”,点击“继续Continue”。磁盘主分区-Debian10选择在磁盘 “初始位置beginning” 创建新分区后,点击继续。在初始位置创建-Debain10选择 “Ext 4 日志文件系统Ext 4 journaling file system”,点击 “继续Continue”。选择 Ext4 日志文件系统-debain10下个界面选择“交换空间swap space” ,点击 “继续Continue”。选择交换空间-debian10选中 “完成此分区设置done setting the partition”,点击 “继续Continue”。完成此分区设置-debian10返回磁盘分区界面,点击 “空余空间FREE SPACE”,点击 “继续Continue”。点击空余空间-Debain10为了让自己能轻松一点,选中 “自动为空余空间分区Automatically partition the free space”后,点击 “继续Continue”。自动为空余空间分区-Debain10接着点击 “将所有文件存储在同一分区(新手用户推荐)All files in one partition (recommended for new users)”。将所有文件存储在同一分区-debian10最后, 点击 “完成分区设置,并将改动写入磁盘Finish partitioning and write changes to disk” ,点击 “继续Continue”。完成分区设置,并将改动写入磁盘确定你要将改动写入磁盘,点击 “是Yes”。将改动写入磁盘-Debian10而后,安装程序会开始安装所有必要的软件包。当系统询问是否要扫描其他 CD 时,选择 “否No” ,并点击 “继续Continue”。扫描其他CD-No-Debain10接着,选择离你最近的镜像站点地区,点击 “继续Continue”。Debian-镜像站点-国家然后,选择最适合你的镜像站点,点击“继续Continue”。选择镜像站点如果你打算使用代理服务器,在下面输入具体信息,没有的话就留空,点击 “继续Continue”。输入代理信息-debian10随着安装进程的继续, 你会被问到,是否想参加一个软件包用途调查。你可以选择任意一个选项,之后点击“继续Continue”,我选择了“否No”。参与调查-debain10在软件选择窗口选中你想安装的软件包,点击“继续Continue”。软件选择-debian10安装程序会将选中的软件一一安装,在这期间,你可以去喝杯咖啡休息一下。系统将会询问你,是否要将 grub 的引导装载程序安装到主引导记录表(MBR)上。点击 “是Yes”,而后点击 “继续Continue”。安装-grub-bootloader-debian10接着,选中你想安装 grub 的硬盘,点击“继续Continue”。选择硬盘-安装 grub-Debian10最后,安装完成,直接点击 “继续Continue”。安装完成-重新启动-debian10你现在应该会有一个列出 Windows 和 Debian 的 grub 菜单。为了引导 Debian 系统,往下选择 Debian。之后,你就能看见登录界面。输入密码之后,按回车键。Debian10-登录这就完成了!这样,你就拥有了一个全新的 Debian 10 和 Windows 10 双系统。转自 https://linux.cn/article-11557-1.html
 0    0  597天前
hupeinet
1284
环 境虚拟机 VirtualBox 6.0.4虚拟机内安装:ubuntu18.04前提准备点击 VirtualBox 菜单栏中的 设备 按钮,安装增强功能。设置共享文件夹依次执行下面步骤: 设置 -> 固定分配 -> 点击加号(添加共享文件夹)-> 选择宿主主机上的一个文件夹,确定即可:                                                         图片.png这时,一般会被默认挂载到 /media/sf_share 目录下,同时桌面会有一个 sf_share图标:                                                                        共享文件夹添加成功这时,只有 root 用户才可以访问这个共享文件夹,其他普通用户,无法进入这个目录,那是因为权限不足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将当前用户添加到 vboxsf 这个组中,比如我这里执行命令 sudo usermod -a -G vboxsf wwy ,将 wwy 这个用户,添加到 vboxsf 这个组中 :                                         图片.png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还是不能进入这个文件夹中,没关系,重启一下电脑就可以了:                                普通用户可以进入共享文件夹中
 0    0  597天前
hupeinet
1130
    鉴于支付宝等服务无视我们Linux用户的存在,没办法,那只好在Linux上用VirtualBox虚拟一个Windows系统了。系统装好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往往要从VirtualBox的客户机(guest system)中使用主机(host system)里面的文件,那么通过共享文件夹的方式可以达成此目的。      我在这里写了个图文教程,说明设置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注:我的主机是Ubuntu Linux 8.04,客户机是Windows XP,VirtualBox版本2.2.4[下载])      在VirtualBox中安装好Windows XP后,先要安装工具包VBoxGuestAdditions.iso,这个映像文件位于VirtualBox的安装目录下,我的是在/usr/share/virtualbox目录下。在VirtualBox控制面板中点击"设置",接着选"光驱",加载映像。启动虚拟机进入XP后,安装辅助工具包。      接下来就是设置共享目录了。在VirtualBox先选择你的虚拟系统,接着"设置",选"数据空间",点击那个加号按钮,如下图:      出现添加数据空间的窗口,在"数据空间位置"下拉框中点击"其它",选择你要共享的文件夹,"数据空间名称"中填你自己起的名字,这里我填的是tmp,只读选项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配置好后,如下图:      接着启动进入客户机Windows XP,打开"我的电脑",依次点击菜单栏"工具"-"映射网络驱动器",驱动器盘符自选,文件夹填"\\vboxsvr\tmp",tmp是我之前设置的"数据空间名称",把tmp改成你刚才设置的"数据空间名称"即可,如下图:      确定后,在"网络驱动器"那里就可以看到共享文件夹的盘标了,如下图:      好了,现在双击"网络驱动器"中的那个图标,即可读取、修改linux主机中的文件了遇到的问题:      直接在XP共享文件夹中使用应用程序打开文件,修改后不能直接保存,如用Photoshop打开某图片并修改后,ctrl+s不能保存,提示该文件已经被锁定。解决办法:      把共享文件夹中的文件复制到Windows XP的本地磁盘中,修改完成后,再复制回共享文件夹。   ++++++++++++++++++++++++++++++++++++++++++++++++++++++++++++   另一篇:如何使用VirtualBox的共享文件夹 (Windows XP SP2作host,Red Hat 9.0为guest) 在Windows上的VirtualBox中装好Redhat9虚拟机之后,box就想让两个系统交换文件。交换文件有多种方法,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使用共享文件夹。 首先,在Windows上运行VirtualBox。如图,选择“Red Hat 9.0”,再选“共享文件夹”。 点击“共享文件夹”,会弹出“Red Hat 9.0设置”对话框。此时可以添加一个新的共享文件夹。box在E盘有一个名为sharing的目录,就用它了。注意,图中的文件夹名称 “sharing”又称为共享名称(sharename)。在Redhat9挂载共享文件夹的时候会用到它。 确定之后,可以看到共享文件夹的数目变成了1。 主人准备好了,客人Redhat9要享受“共享文件夹”先得安装辅助工具包。这个辅助工具包是一个名为VBoxGuestAdditions.iso的映像文件,位于VirtualBox的安装目录下。点击“光驱”,加载映像。 启动虚拟机,安装辅助工具包。由于box安装的虚拟机没有图形界面,所以安装辅助工具包的时候带了vfs-module参数。mount /dev/cdrom    挂载光驱cd /mnt/cdrom    进入光盘sh ./VBoxLinuxAdditions.run vfs-module    这里没有完全安装reboot    安装成功后需要重启系统重启之后,Redhat9就可以访问Windows提供的共享文件夹了。mkdir /mnt/share    新建挂载点(mountpoint)- 注:这个挂载点也可放在 /home/***目录下mount -t vboxsf sharing /mnt/share    挂载共享文件夹cd /mnt/share    进入共享文件夹ls    看看有什么OK,大功告成。 注意:  1.若想删除挂载,可执行命令 umount -f /mnt/share 2.若想开机自动挂载,可以在 /etc/fstab 文件末添加一项     sharing /mnt/share vboxsf defaults 0 0 或sharing /mnt/share vboxsf rw,gid=100,uid=1000,auto 0 0 3.为了方便,可以在桌面上新建一个文件,内容为: #!/bin/sh sudo mount -t vboxsf sharing /mnt/share实战经验: 以上资料是从网上摘录的,对于“开机自动挂载”模块,我试了好多遍都以失败告终,大部分网络资料都是说在 /etc/fstab 文件中追加 VirtualBox虚拟机文件夹共享挂载命令 “ sharing /mnt/share vboxsf defaults 0 0 ”,其实是错误的,因为系统调用fstab的时候,Virtualbox的共享目录的模块还没有加载,所以每次加载都会失败,最终的解决方案如下:在文件 /etc/rc.local 中(用root用户)追加如下命令mount -t vboxsf sharing /mnt/share最后重启系统,大功告成!!! 另外,在 VirtualBox 4.x 版本中,已有一个“自动挂载”功能,如下图所示:再使用命令 mount ,得如下挂载信息:[jianbao@localhost ~]$ mount/dev/sda1 on / type ext3 (rw)proc on /proc type proc (rw)sysfs on /sys type sysfs (rw)devpts on /dev/pts type devpts (rw,gid=5,mode=620)tmpfs on /dev/shm type tmpfs (rw,rootcontext="system_u:object_r:tmpfs_t:s0")/dev/sda2 on /home type ext3 (rw)sharing on /mnt/share type vboxsf (uid=1000,gid=100,rw)none on /proc/sys/fs/binfmt_misc type binfmt_misc (rw)sunrpc on /var/lib/nfs/rpc_pipefs type rpc_pipefs (rw)htdocs on /media/sf_htdocs type vboxsf (gid=501,rw)sharing on /media/sf_sharing type vboxsf (gid=501,rw)它自动把这些共享文件夹挂载到 /media/ ,目录下了,我想要说的是,这个挂载目录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没采用VirtualBox的自动挂载功能(因为挂载目录自己不可控)。 
 0    0  597天前
hupeinet
1301
linux下常用的关机命令有:shutdown、halt、poweroff、init;重启命令有:reboot。下面本文就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关机命令以及各种关机命令之间的区别和具体用法。首先来看一下linux下比较常用的一些关机命令关机命令:1、halt   立刻关机 2、poweroff  立刻关机 3、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root用户使用) 4、shutdown -h 10 10分钟后自动关机 如果是通过shutdown命令设置关机的话,可以用shutdown -c命令取消重启重启命令:1、reboot 2、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启(root用户使用) 3、shutdown -r 10 过10分钟自动重启(root用户使用)  4、shutdown -r 20:35 在时间为20:35时候重启(root用户使用) 如果是通过shutdown命令设置重启的话,可以用shutdown -c命令取消重启下面我们来看看linux的这些具体的关机命令之间的区别和各自的用法1.shutdown 安全的关机命令对于shutdown命令,它是大家都推荐的一个安全的命令,通过参数-h或-r的配合来完成关机或重启。不过在linux系统中只有拥有root权限才可以使用这个命令。所以,虽然大家都推荐用这个命令,但是这个命令用起来真的不太方便:想要用这个命令吗?先去获得root权限吧。shutdown执行关机,是送信号给init,要求它改变运行级别,以此来关机。关机或重启实际上是运行级别的调整,所以我们也可以用init直接调整运行级别来进行关机或重启。使用这个命令时,机器立即关机或重启。它也需要root权限。那么为什么说shutdown命令是安全地将系统关机呢?实际中有些用户会使用直接断掉电源的方式来关闭linux,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linux与windows不同,其后台运行着许多进程,所以强制关机可能会导致进程的数据丢失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甚至在有的系统中会损坏硬件设备。而在系统关机前使用shutdown命令,系统管理员会通知所有登录的用户系统将要关闭。并且login指令会被冻结,即新的用户不能再登录。直接关机或者延迟一定的时间才关机都是可能的,还有可能是重启。这是由所有进程〔process〕都会收到系统所送达的信号〔signal〕决定的。shutdown执行它的工作是送信号〔signal〕给init程序,要求它改变 runlevel。runlevel 0 被用来停机〔halt〕,runlevel 6 是用来重新激活〔reboot〕系统,而 runlevel 1则是被用来让系统进入管理工作可以进行的状态,这是预设的。假定没有-h也没有-r参数给shutdown。要想了解在停机〔halt〕或者重新开机〔reboot〕过程中做了哪些动作?你可以在这个文件/etc/inittab里看到这些runlevels相关的资料。shutdown 参数说明:[-t] 在改变到其它runlevel之前,告诉init多久以后关机。 [-r] 重启计算器。 [-k] 并不真正关机,只是送警告信号给每位登录者〔login〕。 [-h] 关机后关闭电源〔halt〕。 [-n] 不用init而是自己来关机。不鼓励使用这个选项,而且该选项所产生的后果往往不总是你所预期得到的。 [-c] cancel current process取消目前正在执行的关机程序。所以这个选项当然没有时间参数,但是可以输入一个用来解释的讯息,而这信息将会送到每位使用者。 [-f] 在重启计算器〔reboot〕时忽略fsck。  [-F] 在重启计算器〔reboot〕时强迫fsck。 [-time] 设定关机〔shutdown〕前的时间。       2.halt 最简单的关机命令用halt命令来关机时,实际调用的是shutdown -h。halt 执行时将杀死应用进程,执行sync系统调用文件系统写操作完成后就会停止内核。halt 参数说明:[-n] 防止sync系统调用,它用在用fsck修补根分区之后,以阻止内核用老版本的超级块〔superblock〕覆盖修补过的超级块。 [-w] 并不是真正的重启或关机,只是写wtmp〔/var/log/wtmp〕纪录。 [-d] 不写wtmp纪录〔已包含在选项[-n]中〕。 [-f] 没有调用shutdown而强制关机或重启。 [-i] 关机〔或重启〕前关掉所有的网络接口。 [-p] 该选项为缺省选项。就是关机时调用poweroff。3.poweroff 常用的关机命令对于poweroff,网上说它是halt命令的链接,基本用法和 halt 差不多,这里就不多说了。4.initinit是所有进程的祖先,他是Linux系统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它的进程号始终为1,所以发送TERM信号给init会终止所有的用户进程,守护进程等。shutdown 就是使用这种机制。init定义了8个运行级别(runlevel),init 0为关机,init 1为重启。5.reboot 重启命令reboot的工作过程差不多跟halt一样。不过它是引发主机重启,而halt是关机。它的参数与halt相差不多。
 0    0  597天前
hupei
1283
  2017年3月31日(农历2017年3月4日),Android 击败 Windows,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操作系统。   IDC 的数据显示,从 2008 年开始 PC 销量就没怎么增长过了,一直徘徊在每年 3 亿台左右,该机构估计 2016 年 PC 销量只有 2.6 亿台左右。很明显,PC 的时代快要过去了。   而 Android 则再次创下了一座里程碑。根据分析机构 StatCounter 从 250 个网站综合的大约 150 亿次访问数据,Android 设备产生的流量在 2017 年 3 月首次超过了 Windows PC,从后者的头上摘走第一大操作系统的王冠。“这是科技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StatCounter CEO 奥德汉·库伦评价。   具体来说,在上个月 Android 贡献了全网流量的 37.93%,而来自 Windows 设备的流量仍占据了 37.91%——所以,Android 这次算是“险胜”。   从 1980 年代开始,微软开发的 Windows 操作系统一直是操作系统方面的绝对王者。然而随着 Android 诞生、被各大主流移动设备厂商所采用,催生了数不清的新移动设备形态和制造它们的公司,这款 Google 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已经从 5 年前仅占 2.4% 全网流量,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亚洲,特别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没经历过比较长时间 PC 统治的时期,而是直接进入了移动时代,也因此成为了 Android 操作系统普及最快的区域。根据 StatCounter 数据,在亚洲 Android 贡献了高达 52.2% 的流量,而 Windows 只有 29.2%;在 PC 普及度较高而智能手机反而没那么流行的欧洲,情况则完全相反,Windows 贡献了 51.7% 流量, Android 只有 23.6%;在北美形势则比较平均,Windows、iOS 和 Android 分别为 39.5%、25.7% 和 21.2%。   下图显示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排名第一的操作系统:   如果要用一个简短的理由解释 Android 今天的胜利,那么“生态系统”这个词再合适不过了。2005 年,Google 收购了安迪·鲁宾创立的 Android Inc.,并于 2007 年推出了首代 Android,顺道提出了“开放设备联盟” (Open Handset Alliance) 这一理念。Android 的核心代码是开源的,意味着任何移动设备厂商都可以拷贝一份源码,去进行加工开发和适配工作,然后推出自己的 Android 手机(前提是加入 OHA,与 Google 建立合作关系)。根据 Google 统计的数据加上中国方面“非 Google Android”设备数字的测算,截至 2016 年全球至少有 25 亿台设备运行着 Android 操作系统。   相比之下,根据知名投资机构 a16z 合伙人本尼迪克·埃文斯 (Benidict Evans) 整理的数据,截至 2016 年全球运行着 iOS 操作系统的设备 (iPhone, iPad 以及很少部分的 iPod touch)只有不到 9 亿台。   这个情况在 StatCounter 的数据图标(本文第一张)也有所体现。2013 年之前,iOS 设备(灰线)贡献的流量还比 Android(绿线)稍高一些,但从2013 年开始,Android 的 爆发式增长就很明显了,从 2013 年 3 月的 7% 到了 2017 年 3 月的 37.93%;而 iOS 方面受制于单一品牌、较高的设备价格等因素,一直没有太大的进步。   不过,至少在收入方面 iOS 还扳回一城。今年 1 月,移动应用分析平台 App Annie 统计发现, 2016 年移动应用市场(App Store、Google Play)上收入的一大半都被苹果拿走,大约 240 亿美元。不过该机构还指出,如果算上中国等市场上一大帮第三方应用商城收入的话,可能 Android 的商城总收入也要在 2017 年超过苹果了。   2007 年问世的 Android,十年后仍然势不可当。
 0    0  598天前
hupei
1335
df -h    查看当前系统磁盘使用状况image.pngfdisk -l    可以看见,我新添加了一块硬盘,大小为10G,新磁盘/dev/sdbimage.pngfdisk /dev/sdb    对新的磁盘进行分区在交互模式输入image.pngvgdisplay -v    查看卷分组为centosimage.pngpvcreate /dev/sdb1    为之前新增的分区创建物理卷pvdisplay        查看新分区的大小image.pngvgextend centos /dev/sdb1        扩展卷分组,"centos"是vgdisplay命令查到的卷分组名lvdisplay    查看逻辑卷image.pnglvextend -L +10G /dev/centos/root    扩展逻辑卷(第一次扩展10G失败了,改成9G成功)image.pngxfs_growfs /dev/centos/root        扩展完成后还要将文件系统扩大或者使用resize2fsdf -h    原本只有15G的空间,现在变成了24Gimage.png来源:https://www.sanfengyun.com/help/content_1184.html
 0    0  598天前
hupei
1217
想在 U 盘里存储多个 ISO 文件,然后在使用 U 盘引导启动时,自由选择从哪个 ISO 中进行启动并进行下一步操作么?想你的 U 盘里有多个不同的 PE 系统么?以前想这么办比较的复杂难搞,不过有了 Ventoy,一切都变得轻松起来。Ventoy 官网:https://www.ventoy.net/cn/index.htmlVentoy 是一个制作可启动 U 盘的开源工具。有了 Ventoy,用户就无需因为想要使用不同的 PE 或操作系统镜像而反复地格式化 U 盘,用户只需要把 ISO 文件拷贝到 U 盘里面就可以选择性启动了,无需其它操作。也就是说用户可以一次性拷贝很多个不同类型的 ISO 文件,在启动时 Ventoy 会显示一个菜单来选择需要使用的那一个 ISO 文件。比如小编只有一个 U 盘,已经在里边复刻了 Windows 10 的安装镜像,现在想用 Windows 7 安装镜像。换了以前就得把 U 盘格式化了,再把 Windows 7 镜像复刻进 U 盘。而 Ventoy 的出现就可以让你省却许多步骤,让多个 ISO 文件共存,并能选择性引导,想用哪个 ISO 镜像进行引导就用哪个。Ventoy 的使用也很简单,Ventoy 支持 Windows 以及 Linux,这里以 Windows 版为例。下载好 Ventoy,解压后即可使用。插入 U 盘即可安装 Ventoy 到 U 盘。需要注意的是,安装的时候,U 盘将会被格式化,里面所有的数据都会丢失! 所以 U 盘里有啥需要保留的文件记得先备份出来!不要选错 U 盘!如果 Ventoy 发布了新版本之后,用户可以点击 升级按钮来对 U 盘中安装的 Ventoy 进行升级,或者 Linux 系统中使用 -u 选项进行升级。需要说明的是,升级操作是安全的,不会影响原有的 ISO 文件。一个U盘能装N个系统!装系统神器Ventoy你玩过吗图 1 Ventoy 安装界面一个U盘能装N个系统!装系统神器Ventoy你玩过吗图 2 警告!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把 ISO 文件拷贝进 U 盘即可,可以拷贝到 U 盘根目录下,也可以拷贝到指定目录下。需要注意的是 ISO 文件名不要有中文,目录也不要有中文,也不要将 ISO 文件放到太深层的目录下。安装完成之后,U 盘会被分成两个区。第一个分区将会被格式化为 exFAT 文件系统,用户可以自行将该分区转换为需要的分区格式。用户可以把 ISO 文件放在任何位置,任何目录或者子目录下都可以。Ventoy 在启动的时候会遍历所有的目录、子目录,找出所有的 ISO 文件 然后按照字母排序显示在菜单中。一个U盘能装N个系统!装系统神器Ventoy你玩过吗图 3 将 ISO 文件拷贝如 U 盘一切就绪后,用户就可以使用这个安装有 Ventoy 的 U 盘进行电脑的引导启动操作,启动后会进入 Ventoy 的 ISO 选择界面,这时候选择需要使用的 ISO 文件即可进入该 ISO 的引导界面,比如进入 Windows 安装或者进入 PE 系统。一个U盘能装N个系统!装系统神器Ventoy你玩过吗图 4  Ventoy 的 ISO 选择界面总结怎么样,Ventoy 的使用够简单吧,它用简单的操作满足了我们使用多种 ISO 镜像进行引导的操作。有需要的用户还不赶紧试试简单易用的 Ventoy。
 0    0  598天前
快速发帖高级模式
Powered by 虎佩中国
© 2012-2023 HuPei.net
您的IP:3.235.147.50,2023-06-10 23:26:55,Processed in 0.04738 second(s).
Powered by HuPei.net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一切后果概不负责!